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出行 生活 图片 视频 专题 手机版
艺术快讯 电影资讯 旅游资讯 音乐资讯 书画资讯 艺术快讯

昆曲巅峰之作全本《牡丹亭》4月深圳保利剧院上演

来源:自采 作者:朱丹丹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3-12
摘要:(中国时讯 深圳讯) 《牡丹亭》作为我国戏剧文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一颗夺目的明珠。2024年04月03日-2024年04月05日于深圳保利剧院,上海昆剧团倾全团之力、重磅推出昆曲巅峰之作全本《牡丹亭》,呈现汤翁原著精髓,复原昆曲风流雅
(中国时讯 深圳讯)《牡丹亭》作为我国戏剧文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一颗夺目的明珠。2024年04月03日-2024年04月05日于深圳保利剧院,上海昆剧团倾全团之力、重磅推出昆曲巅峰之作全本《牡丹亭》,呈现汤翁原著精髓,复原昆曲风流雅韵。
汇聚顶级团队,倾情打造全本《牡丹亭》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凝聚毕生心血创作的《临川四梦》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人类戏剧作品中的瑰宝。汤显祖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亭》。”自剧本诞生400多年来,《牡丹亭》一度成为昆剧名作的代言,以其积极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和曲折离奇的戏剧情节,表现出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上海昆剧团建团四十多年以来,对昆剧《牡丹亭》的修改提高与演绎曾有十余次之多。在此期间,凭借不同演员各具特色的多版本艺术呈现,在国内外戏剧舞台上享有盛誉。2022年,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讲话精神,在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的关心支持下,上海昆剧团从研究原点出发,探本溯源,创排全本55出昆剧《牡丹亭》,通过上、中、下连续三台大戏的体量,深入挖掘经典作品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以今人视角,讲古典精粹,力求打造出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昆曲艺术佳作。

此次全本《牡丹亭》凝聚了业内顶级专家团队和主创团队,更为当下一批行当齐全、文武兼备的优秀青年人才提供舞台实践机会。上昆特邀著名戏剧导演郭小男担纲本剧导演,并在已故著名剧作家王仁杰剧本缩编的基础上,亲自参与本次全本《牡丹亭》的剧本缩编工作,特邀蔡正仁、岳美缇、张静娴、李小平等国宝级昆剧艺术家传承指导,已故著名作曲辛清华、著名作曲周雪华、李樑担任唱腔音乐设计,国家一级舞美设计黄海威担任舞美设计,上昆“五班三代”强大演出阵容为骨干力量共同参与。剧中“杜丽娘”和“柳梦梅”扮演者由“昆四班”的罗晨雪、胡维露挑梁“全本”。“昆三班”梅花奖得主吴双在剧中分别饰演“判官”和“完颜亮”。上昆所有优秀青年演员全程参与55出“全本”的创演。
全本《牡丹亭》的创排凝聚着上昆几代人的心愿,接棒这部传世大戏,是压力更是难得的机遇。在老艺术家们的带领下,青年演员们苦练技艺,常常为了一句台词、一个动作反复切磋,在排演中迅速成长和进步。接过传承的重任,让这部青春靓丽的全本《牡丹亭》精彩亮相于舞台,让青春满堂的新一代观众邂逅属于他们的“杜丽娘”与“柳梦梅”,上昆这一代年轻人在奋力前行……

探源昆曲经典,呈现原著精髓
此次全本《牡丹亭》的创排吸纳当代艺术元素,以全新视野对传统经典进行重新思考、重新创作,实现对传统经典的继承与创新。全本《牡丹亭》充分保留原著的丰富内涵和人物性格,坚持文辞典雅、语言秀丽、词曲完整,包括原著每出戏结尾的集唐诗,也通过剧中人物首次呈现在舞台上,不仅做到原著精神的完整解读,也体现了新颖别致的舞台样式和艺术表达。
全本《牡丹亭》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生死爱情放在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展现,使全剧尤其是中、下本充斥着爱情、理想与社会的联系与碰撞,提升了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除了《惊梦》《寻梦》《写真》《闹殇》《玩真》《幽媾》《欢挠》《冥誓》《回生》《硬拷》《圆驾》等表现爱情主线外,该剧保留了许多杜父的折目,从下乡劝农到苦守扬州,险平李全兵乱,成为一条副线贯穿全剧。此外,发挥上昆行当齐全、文武兼备的优势,演绎塑造好杜夫人、春香、陈最良、石道姑、判官等剧中配角,为以文雅见长的生旦戏增色增趣。
该剧的唱腔音乐根据清代乾隆五十七年(1792)成书的《纳书楹曲谱》整理改编。在遵循传统昆剧艺术的前提下,对南曲唱腔柔婉流丽有余而刚劲跌宕不足等特点进行调整与丰富。唱腔配器和配乐充分发扬民族器乐个性较强的特点,剧中多次采用古琴、古筝、笙等乐器,包括全剧开幕曲也采用古琴奏的昆曲主调,创作出贴近情节人物、清新流畅、细腻隽永的音乐形式风格。
舞台呈现结合宋明历史文化和美学特征,将诗化的境界和巧妙的场景充分融合,完整传递原著戏剧精神。导演坚持“旧中见新、新中有根”的创作理念,结合昆曲本体与现代审美,将传统戏曲的身段程式、夸张表演、科诨武戏等表现手段熔为一炉,以虚幻朦胧、诗意唯美的舞台氛围,典雅端庄、妍丽明亮的演出气质,烘托表现杜丽娘和柳梦梅多彩壮观的人生、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及生命意义的追寻,再现汤翁的艺术精神和东方式奇幻的“爱情神话”。
郭小男导演认为,“要不断开掘作品的文化内涵,深入探究作品的精神内涵,是我们这代人重要的文化使命。不偏颇、不简化、不丢失原著文脉,保留和发掘作品中弥足珍贵的价值体系,忠于原著精神,创新表现形式,让全本《牡丹亭》通过本次创排获得正本清源式的回归与重塑,使之更为持久地表达和弘扬原著的精神内涵与价值意义。”
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中国声音
汤显祖《牡丹亭》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极高,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目前,上昆作为全国唯一能演绎全本55出《牡丹亭》的团队,此次创排也是上昆守正创新的一次潜心创作,旨在将这部最能够全面展现中国文化和艺术特点的作品,打造成为“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

全本《牡丹亭》是一部诗情画意、结构复杂、篇幅宏大的奇幻作品。上昆力图以创新的戏曲演出模式,在集成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基础上,将这部文学价值极高的作品以全新表现形式呈现在舞台上,发展出让未来年轻观众群、世界其它文化圈的观众更好地理解并欣赏的国际文化语言与文化符码体系,将昆曲以新的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呈现给国内外观众。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表示,“演绎全本《牡丹亭》是一次浩大的艺术工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就像杜丽娘与柳梦梅的‘至情至性’,全本《牡丹亭》凝聚着上昆几代人对昆剧事业的执着和热爱,也是我们每一个昆曲人的守望和梦想,其价值意义远超出创排一出戏、一部古典名著的意义本身,是一次超越性的回归与创造。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全本《牡丹亭》的创排是上海城市精神滋养孕育的结果,也是切实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转换为重塑经典的一次生动实践。上昆将始终秉持‘继承经典、打造经典、演绎经典、传播经典’的精神,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用戏曲艺术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中国声音,打造无愧于时代的精品佳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朱丹丹

中国时讯新闻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