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出行 生活 图片 视频 专题 手机版
国内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紫泥清韵--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紫砂精品展”深博展出

来源:自采 作者:朱丹丹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1-01
摘要:(中国时讯新闻 深圳讯) 紫砂陶器在我国历史悠久,集茶文化、陶文化,以及书法、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兼具功能性、审美性,备受大众喜爱。2022年12月29日,紫泥清韵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紫砂精品展在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开幕。展览由深圳博物馆与香
(中国时讯新闻 深圳讯)紫砂陶器在我国历史悠久,集茶文化、陶文化,以及书法、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兼具功能性、审美性,备受大众喜爱。2022年12月29日,“紫泥清韵——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紫砂精品展”在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开幕。展览由深圳博物馆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共同举办,将持续展出至2023年2月26日。

展览共展出香港中文大学馆藏宜兴紫砂陶器165件/套,包括茶壶、博古、文玩及像生等,造型丰富,制工精美,全面展示了各种类型与风格的宜兴紫砂陶器。展览分为“妙手抟壶——茶壶”“铄古追怀——博古”“匠意文心——文玩及像生”三个单元:“妙手抟壶”以紫砂名家年代先后为序,展现明清至民国时期紫砂茶壶的基本面貌;“铄古追怀”阐释了在金石学风与复古艺术影响下,以古代铜器为主要模仿对象的紫砂仿古器物的制作理念;“匠意文心”展现各类模仿自然物象制作的文房雅玩,有日常使用的文具,也有案头赏玩的陈设,精致小巧,意趣无穷。各单元自成体系,又共同反映出紫砂陶器鲜明的“文人艺术”特质。从陶人供春的传说,到“明代良陶”时大彬改制小壶的创制革新,从惠孟臣“梨形壶”的外销影响力,到清代“紫砂二陈”陈鸣远、陈鸿寿后“书、画、印、壶”四艺并美的制壶设计体系的形成……观众朋友们不仅能饱览历代紫砂名家的传世之作,感受文人学者古朴雅致的艺术追求以及书斋雅趣,还能探知跨越二百多年的宜兴紫砂史,探索20世纪前期宜兴紫砂陶器的文化内涵。
配合展览,深圳博物馆还将开展专家导赏等活动,敬请关注深圳博物馆网站、微信公众号获取活动信息,参与活动。快来深博现场感受开拓在紫砂壶上的艺术,体会深港山水相连,同宗同源的深刻情谊吧!
 
重要展品:
供春款 树瘿壶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此壶仿树瘿造型而制,壶壁仿似松树皮的鳞纹,壶把状似丫枝,壶盖形如瓜蒂,与壶把相连的壶腹上以篆书刻铭“供春”二字。一般认为,传世树瘿式“供春壶”绝非供春真品,原型实出自吴大澂与黄玉麟的合作。黄玉麟曾复制多把树瘿壶,钤玉麟印章,供吴大澂送赠好友。本壶未具黄玉麟的印章,应是同期或后制仿品。
乔重禧、杨彭年 石瓢壶
19世纪前期
 

壶壁行书题识“罗浮香影。鹭洲题。”;壶底钤篆书阳文葫芦印“吉壶”;盖里篆书阳文长方印“宜园”;把梢篆书阳文方印“彭年”。鹭洲、吉壶、宜园,均为乔重禧的字号。继曼生壶之后,紫砂壶装饰性大增,书画并重。追源溯流,书画壶早在乾隆时期已成为宫廷紫砂的风尚,及至嘉道时期的文人茶壶中又盛极一时。
邵文金款 凤耳炉
20世纪前期

 
本炉为仿古簋式,两侧饰凤耳。炉底钤金文阳文方印“邵文金作”。邵文金,即邵亨祥,明万历时人,时大彬弟子,活跃于17世纪前期。《阳羡茗壶系》称其“仿时大彬汉方独绝”。本品造工精美,属民国初年亦即20世纪前期邵文金款仿古紫砂中之佳制。邵文金款制品多见钤“文金”二字印,此四字印十分少见。 
徐友泉款 太平有象水注
20世纪前期
 

本品作象背尊式瓶的造型,器底楷书刻款“友泉”。象驮大瓶,寓意太平有象,是清代盛行的吉祥形象。徐友泉,万历时期宜兴陶人,活跃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其父喜好时大彬壶,延致家塾。徐友泉受教于时大彬而成名家,擅制各式茶壶与博古器,调配各种色泥。
陈鸣远 葫芦水洗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
 

水洗颈部刻“睡凫”二字,腹壁行书刻“古香楼清玩,鸣远制”。本品当为汪文柏而制。汪文柏,清康熙(1662~1722年)年间的诗人、画家、藏书家,是争相延揽陈鸣远的文人学士之一。古香楼为汪氏的藏书楼。此水洗造型奇特,对应乾隆时期的宫廷葫芦艺术,当时流行以葫芦制作各式文玩,取尚未成熟葫芦,以绦索勒扎成型。
陈鸣远款 半桃水注
约18至19世纪
 

以剖开一半的桃子作为水注器身,以中空枝梗作为水注的出水口,入水口则巧藏于层叠叶片之下。下方承以桃核、蚕豆及黄豆作为底座。器底钤篆书阳文方印“陈鸣远”。“陈鸣远”款半桃水注仅见此例,较多见的是桃杯。本品泥质自然,没有掺砂。设计意念极佳,可能是18至19世纪的制品。
 
 
 

责任编辑:朱丹丹

中国时讯新闻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