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讯新闻 深圳讯)作为2022深圳优秀文艺作品宣传推广工程项目的活动之一,12月10日下午,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承办的张玉馨作品研讨会在深圳宝安举行,来自北京、深圳等地的专家学者对深圳画家张玉馨的艺术创作成就和艺术特色展开探讨。会议由深圳市宝安区文联主席史文集主持。 张玉馨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担任深圳美术家协会理事、深圳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艺委会副主任、深圳宝安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她十岁开始画画写作,青年时代得到名家指导,以中国绘画各种技法和形式做了反复的实践和摸索,掌握了坚实的绘画基础。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期间,由于有机会下乡写生,接近大自然和现实社会创作方式,她的视野得以开阔,极大丰富了创作主题、用色和空间的结构,大自然的美,四季更替给她的创作注入了能量。山水自然是她这个时期的主要创作题材。值得一提的是,张玉馨从小也练习书法,她坦言“草书的奔放让我有胆量脱离写实的束缚,去摸索更高更有符号性的作品尝试,这种手法的运用启发了我心中更高境界的艺术追求的愿望”。 2003年张玉馨前往法国留学,在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学习后,又考入法国第八大学艺术系学习,毕业获硕士学位。期间她曾到多个欧洲博物馆、艺术殿堂进行考察、交流、学习,引起她对材料绘画的运用、思考和接触。在学习之余,经过几个系列作品的创作,开始对材料运用有了体会。深居海外长达十年,在远离原生文化的环境里面张玉馨重新回顾水墨作品和许多的绘画特色,尤其是对笔墨这个介于物和精神的概念有了更深领悟。从欧洲回国之后,张玉馨体验到自己原生文化熟悉的气息,开始了艺术创作新的路程,走上中国与西方相结合的探索之路。2012年作为深圳高层次人才被宝安区引进。“深圳这座包容开放城市,处处体现新的理念,这与我艺术探索的理念十分吻合,正是在这里我把长期积累的思想和经验投入到新一轮水墨与综合材料绘画相结合的系列中。”张玉馨表示,仅仅满足于综合材料上的运用,不是她最终的目的追求,艺术不仅仅是愉悦眼球,更重要是呈现内心的表达,希望作品有更高可能性来表现她的思想内涵。 会上,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赵东介绍,2011年在深圳市委宣传部的重视和深圳市文联的积极推动下,在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的支持下,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创办并实施了深圳优秀文艺作品宣传推广工程,历经12年的精心打造,已经成为深圳市文联继文学工程、美术工程、影视工程、音乐工程之后一个较有影响力的工程。赵东表示,深圳具有海纳百川、包容开放、青春活力的城市精神,而张玉馨具有深厚艺术造诣,贯通中西艺术,其个人追求与城市特质非常契合。她来到深圳本身就具有一场双向奔赴、共同成就的意义。 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陈湘波则称,张玉馨作为女性艺术家的至柔至韧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认为,从后期的绘画看,张玉馨把媒介发挥得特别好,从绘画材料发挥上有她自己的独特方面,她打破了传统绘画语言的框框或者样式的框框,善于运用融合各种绘画材料。同时,她能够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把绘画的语言符号跟材料完美结合。她表现出一个东方女性很细腻、直观的审美提炼,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梦幻诗意的精神家园。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孔紫与张玉馨认识始于2019年。“短短四年的时间,我看到了张玉馨作品面貌一步步所发生的变化,从写实到写意,从具象到抽象,目前她作品所呈现的面貌,无论色彩、构图、气象都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孔紫认为,张玉馨在媒介材质、表现方式上的探索可以说是目前新生代女艺术家、女性创作形态的缩影,所展示的是真实的艺术感悟,是自身状态的表达和诉求,是时代教育和个人生命体验的综合呈现。 在中国美协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副主任王书杰看来,就中国材料绘画而言,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艺术理解,特别是中国当代水墨语言表达的色彩,张玉馨的作品彰显出了祖国的山水与彩色的内在深邃,充满了文化自信。 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高建平也直言,看到张玉馨的画作时,那种强烈的色彩铺面而来,给人强烈的感受。“中国绘画的趣味,线和对形之间的关系把握,其实她把握得非常好,这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琢磨,慢慢实践出来的。”高建平续称,虽然张玉馨的绘画色彩具有中国传统的内涵,但实际上正在追求的是当代的意味,具有当代性。 此外,郝强、杨晓洋、邹明、文祯非、马顺先、林启生、黄超华、刘明军、于爱成、阎敏等艺术家、评论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析了张玉馨的艺术创作特色。 研讨会最后,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梁宇在总结发言中称赞张玉馨是一位非常勤奋的艺术家,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她都能坚强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在艺术道路上执着追求,并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形成了一种辨识度很高的图式。梁宇表示,希望通过深圳优秀文艺作品宣传推广工程项目,接下来继续对深圳本土的艺术家进行推广、研究、梳理,不断推动新时代深圳文艺的繁荣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