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出行 生活 图片 视频 专题 手机版
国内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月月有主题,场场都精彩 2022“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启幕

来源:自采 作者:朱丹丹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5-15
摘要:(中国时讯新闻 深圳讯) 5月14日,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22首场讲座暨新闻发布会在深圳图书馆举行,深圳市社科院(联)党组书记、院长吴定海,深圳市社科院(联)党组成员、副院长范伟军,深圳市社科院(联)科研处处长莫大喜,深圳广电集团融媒体中心副主任
(中国时讯新闻 深圳讯)5月14日,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22首场讲座暨新闻发布会在深圳图书馆举行,深圳市社科院(联)党组书记、院长吴定海,深圳市社科院(联)党组成员、副院长范伟军,深圳市社科院(联)科研处处长莫大喜,深圳广电集团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新媒体中心主任梅宏,深圳图书馆馆长张岩等出席本次发布会。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承办的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动。自2005年举办以来,共邀请了莫言、周国平、易中天、姜昆、陈佩斯、但昭义、严良堃、徐沛东、张继钢、王蒙、康洪雷、毕淑敏、苏叔阳、白岩松、于丹、康震、郦波、邱震海、杜文龙、李凤亮、王琦、朱虹、朱善璐、杨东平、陈俨、吴学英、谢军、贾晋京、徐扬生、樊建平、樊纲、诸辰、叶江川、刘磊、唐杰、欧阳奋强等1000多位中外名家学者,举办了1252场。“市民步入了知识的殿堂,学术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异彩纷呈,雅俗共赏,市民喜闻乐见的讲座,为深圳打造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塑造独特精神气质、创新城市文化品牌、促进文化繁荣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近年来,大讲堂坚持传播多元化,在深圳图书馆设立主场地,同时搭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平台,形成了以电视台、报纸、广播为首的传统媒体,地铁、公交、户外大屏为首的移动媒体,微信公众号、网站为首的新媒体,爱奇艺、优酷、腾讯为首的三大门户网站,以抖音、今日头条、微信视频号为首的短视频,这种全媒体多平台多次的传播体系,不仅使大讲堂真正成为“市民需求、市民参与、市民享用”的文化殿堂,更使大讲堂成为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宣传平台。
17年精雕细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早已成为深圳的文艺精品,更是深圳城市文化特色的具象标志之一。文艺精品是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关键因素,始终与满足人民群众公众文化需求,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紧密相连,大讲堂为市民提供了充足且高质量的节目资源,丰富多样的讲座活动拓展了文艺精品的市场,形成了良好氛围。于市民而言,大讲堂是满足市民享受文化福利和文化权利的盛宴,是培养自身文化修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种载体;对深圳这座要构建创新型、学习型城市的年轻城市而言,大讲堂可以说是走出了一条建设城市人文精神、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创新之路。
17年筚路蓝缕,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被市民亲切地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是深受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喜爱的文化品牌。17年的耕耘,大讲堂已办成了深圳文化创新教科书,办成了文化百科全书式的全景展示,成为一个鉴古知今、启迪未来的窗口,成为一种独有的文化现象,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宣传者、传承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大讲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展示窗口,探古解今,“一言一行”中弘扬人文精神,“一字一句”间凝结中华文化,“一笔一划”里将特区文化“发扬光大”,17年了,大讲堂依然还是从前那个“鉴赏品位,一生怀抱经典中”的“少年郎”。
17年结硕果无数,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文化强市”为主线,以民众需求为导向,以全面提升市民综合素质为着眼点,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先进文化上下功夫,在博采众长、汇集百家上下功夫,在精益求精、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大力拓展大讲堂的覆盖面和品牌效应,数以千万计的深圳市民尽享大讲堂带来的思想盛宴,周末去听大讲堂成为了越来越多深圳人的生活方式,让名家学者的真知灼见为自己的精神充电。“名家千余位,观众近千万”,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被市民们亲切地称为“市民的精神大粮仓”,被深圳市委市政府称其为“响亮的城市文化品牌”。17年来,更是获得了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2005年,被列为深圳文化领域10件大事之一;2006年,被市民评为“市民喜爱的深圳十大文化品牌活动”;2009年,荣获文化部“第三届中国文化创新奖”;2010年,被列为“文化部中国十大文化创新工程”; 2011年,被评为“深圳市全民读书示范项目”;2012年,被评为深圳宣传文化建设十件大事之一;2014年,被国家教育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工作小组”授予全国“终身学习活动品牌”。
据悉,今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将聚焦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贯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这条红线,把握好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这条原则,在“全球视野、国家战略、广东大局、深圳特色”四维空间中找准定位,把“人民之盼”作为工作的立足点,科学策划活动主题,推出系列展现时代情怀和人民心声的精品系列讲座,积极打造新时代研究阐释和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典范,打造新时代文化高质量发展典范,打造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典范。
“月月有主题,场场都精彩”。2022年,大讲堂将结合时事热点、历史节点、工作重点,计划举办40场系列精品讲座,全年共设置6个主题:5月的经济·科技主题,6月的卫生·健康主题,7月的社会·法治主题,8月的教育·历史主题,9月的文化·艺术主题,10月的喜迎二十大召开主题,11月的生态·文明主题。大讲堂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推动全年工作:第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原则。第二,主题方面坚持系列化,内容方面坚持高端化。第三,宣传上坚持多媒体联动,多渠道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到:“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而大讲堂也必然是沟通专家与市民的“灵魂画手”。未来,大讲堂更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成为新时代文化高质量发展典范。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就是要在世界上代言中国,代言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自信、中国文化,要在中国生动实践中展现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文明建设的成果,要在无人区的探索中来代言中国故事。大讲堂就是通过他特有的方式,以最大的深情,诉说着深圳的故事,讲述着深圳的传奇,让这个金字招牌走出深圳,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5月14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以《科创与中国的经济未来》为题,开启了市民文化大讲堂的首场讲座。
  

责任编辑:朱丹丹

中国时讯新闻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