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讯 深圳讯)10月21日,2019年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周”之重头戏——“非物质文化遗产周”论坛在深圳博物馆三楼多功能厅召开。现场嘉宾云集、群贤毕至,来自深圳各区、乃至全国各地的百余位非遗业界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共商深圳非遗文化的美好未来,助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古老的非遗重新焕发出耀人的光彩与旺盛的生命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人文湾区”建设。 2019年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周”论坛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深圳博物馆(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协办,深圳商报&读创承办。 “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去年,深圳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成功举办,全面集中展示了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今年,深圳市第二届“文化深圳 传承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周论坛以“文化传承创新融合”主题, 邀请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常务主任宋俊华教授、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南翔教授、百度百科品牌经理容薇以及非遗传承人代表罗晓琳与现场百余位非遗专家一起,围绕非遗的当代价值,对城市文化繁荣发展的意义,“人文湾区”“先行示范区”和“文旅融合”建设背景下的非遗保护等内容展开了深入研讨。 据了解,截至2019年9月,深圳市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59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级28项、市级24项,涉及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体育游艺与杂技、美术、技艺、医药、民俗等诸多方面。 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灵魂,传承非遗就是传承这座城市的“文化根脉”,为此,深圳付出了数十年的努力。论坛现场,深圳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陈绍华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一座新兴的移民城市,深圳秉广府客家之旧俗,承岭南文化之遗风,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在中华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多年来,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支持下,深圳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推动非遗工作持续有效开展。各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建设日趋完善,传承、传播工作有序开展,保护基地建设初见成效,资料收集与整理研究工作成果显著,部分非遗项目实现了产业化发展。特别是2019年,深圳非遗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加入东莞非遗墟市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联盟,全面开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组织举办2期“深圳市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揭牌非遗文创中心,组织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参加多场展会和论坛,获得许多重要奖项。 如今,深圳给予世人的,不仅仅是高楼林立的国际大都市印象,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人们更深地了解,“人文深圳”的形象日益深入人心。 “守望非遗,传承文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论坛现场,三位主讲嘉宾分别进行了精彩的主旨发言。长期从事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工作的宋俊华教授带来主题为《大湾区非遗创新与深圳使命》的分享,介绍深圳面对共建人文湾区及先行示范区的要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的创新;作家南翔的发言主题为《手上春秋》,通过发言带领大家走近手艺人,真实了解他们的巧手是如何制作和传承非遗产品;容薇带来的《百度百科:守望非遗,传承文明》的主题分享,让参与者了解在信息科技飞速发达的“互联网+非遗”时代,非遗保护工作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方法。 随后举行的圆桌论坛中,非遗传人代表、棉塑(肖氏)纯手工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罗晓琳加入讨论,她通过自身的传承表达了作为非遗传承人的感受和体会。罗晓琳表示,她有一个“棉塑的中国梦”,希望脚踏实地做好作品,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打开思路,创作出更多反映这个时代力量的作品。 论坛在嘉宾们热烈的讨论声中落幕,非遗工作者、手艺人、创新科技企业及非遗传承人带给人们的思考还在持续发酵中。“一片土地的历史,就是在她之上的人民的历史。”而一片土地上的文化,也是在她之上的人民的文化。当这些在岁月深处闪耀的非遗,成为现代生活的滋养,我们就一定能在对器物之美、工艺之美、匠心之美的重新发现中,涵养出更深厚的文化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