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讯新闻 深圳讯)个体的生活经历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人们的“小幸福”与城市的“大发展”同频共振。2022年9月24日,“家在深圳——老物件里的光阴故事”展览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开幕,讲述深圳的本土故事。本次展览为深圳博物馆原创性展览,将持续展至2022年12月4日。 1980年代基建工程兵用的工具 展览计划展出1200余件(套)实物、110张照片,分“赤子·成长”“青春·憧憬”“奋斗·追梦”三个部分,通过讲述深圳本土居民的“小幸福”,浓缩展现深圳波澜壮阔的大发展。 展览别出心栽地设定了一位与深圳经济特区同龄、土生土长的深圳人“鹏仔”作为“男主角”,辅以“外公”“外婆”“爸爸”“妈妈”“舅舅”“女儿”等各类性格迥异、亲切活泼的角色,采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叙述方式与独特的个人展示视角,多角度地展现鹏仔出生、成长、求学、就业、成家、奋斗等不同人生阶段,及其家庭与深圳共同成长的全过程。 1980年代深圳经济特区城市规划文件 展品种类多样,兼具代表性与故事性,既有1982年《深圳经济特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大纲》、1986年《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等重要文件档案,也有1990年代股票凭证、全国首张个体工商户“秒批”营业执照、“深圳星”发射整流罩碎片、首批大湾区创业孵化计划作品等深圳经济、科技发展的代表性实物,更有深圳地铁首次开通发行的《首发纪念票》、香港回归庆典活动的请柬、首届文博会开幕倒计时牌、深圳设计师设计的北京申奥海报等见证重大历史事件的珍贵纪念品。 市民观众不仅能通过这些历经岁月打磨的老物件,真切地感悟属于深圳经济特区千千万万个“鹏仔”的难忘回忆与鲜活故事,引发代入感与共鸣,还能以小见大、以人见事、以事见史,了解深圳经济特区各发展阶段的重要举措、重大事件与标志性成果,直观地感知深圳这座年轻城市42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奇迹和光辉历程,感受与有荣焉的文化自信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精神力量。 从1979年底开始,中央先后派遣2万多名基建工程兵支援深圳城市建设。建设初期环境非常艰苦,基建工程兵们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顽强奋斗的作风,建设出电子大厦、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南头直升机场、泮溪酒家、友谊商场等重要基建工程设施。这些工具,见证了他们为深圳建设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1982年《深圳经济特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大纲》、1986年《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等珍贵文件档案,对于研究、展示和宣传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初期,创业者们科学准确地描绘城市发展蓝图,以及历代建设者们靠着“一张蓝图绘到底”规划指引在鹏城大地上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其中,1986年《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荣获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一等奖,是后续深圳城市规划的重要根基。 1980年代凯达玩具厂生产的玩具 凯达玩具厂是位于蛇口工业区的内地首家港商独资企业,主要生产小汽车、毛绒公仔等多种类型的玩具,员工最多时有数千人。其中,在流水线工作的女工被亲切称为“凯达妹”。1982年,普通员工的工资每天是3.1元,一个月有80多元收入。晚上的加班费为平时工资的1.5倍,周末则是平时的2倍,除了加班费以外,还有超产奖励。这些玩具,见证了深圳经济特区创建初期引资办厂、发展工业的探索实践,也见证了来自各地的凯达青年们怀揣着激情与梦想,来深追梦的岁月。 1990年代股票凭证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初期,为了尽快聚集社会闲散资金用于建设,深圳率先进行股份制集资试验,公开向社会发售股票,逐步建立证券交易市场。1983年,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了“深宝安”股票;1987年5月,深圳发展银行首次公开募集股金;1988年4月,“深发展”股票在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挂牌上市,揭开了深圳股票交易的序幕;1990年12月,深圳证券交易所率先试营业。这些存折、对账卡、账户卡,反映了深圳早期金融改革、先行先试开创证券市场的历史。 中国人民邮政汇款收据 在手机、网络以及电子银行出现之前,人们给家乡亲友汇款,要到邮局填汇款单。每逢周末,邮局经常排起很长的队。一张张汇款的收据单,既是家庭几十年发展的记录本,也是千千万万来深务工人员追求美好生活的见证。他们为特区建设贡献了力量,挣的钱也回馈了家乡的建设。 香港回归庆典活动的请柬、纪念品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原副主任王鲁明,作为中央观礼团成员参加了1997年香港回归庆典活动。这些藏品直接见证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首次在我馆展出。 奇石微书作品 “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鼓励创新,宽容失败”3件实物选自“深圳十大观念”系列奇石微书作品。整套作品共10件,由深圳市工艺美术大师关柏春先生创作、捐赠。2010年,深圳进行“深圳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观念”评选,该作品获评后,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整套作品创作历时一年多,以奇石作为载体创作毛笔微书作品,寓意“深圳十大观念”带来的改革成就如磐石般坚韧永恒。该作品成为记录深圳改革开放思想财富的一卷鲜活的“艺术档案”。 展览期间,深圳博物馆还将配合推出展览分享会、专家讲座等,欢迎市民观众们关注深圳博物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报名参与! (通讯员:林琳、刘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