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讯新闻 深圳讯】2024年11月30日,由深圳大学主办,社会科学部、外国语学院、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承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外语人才创新型培养模式探究”学术研讨会于深圳大学举办。本届研讨会旨在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外语人才创新型培养模式。深圳大学副校长张晓红、外国语学院院长戴永红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国内多所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并作主旨发言。本次会议共设3场主题演讲,采取线下实体会议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线直播观看累计近4000人次,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反响。
深圳大学副校长张晓红致欢迎词
开幕式上,张晓红在致辞中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指出大湾区建设对于外语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迫切需求,寄望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能为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的外语人才培养引领方向。
戴永红在致辞中对各高校和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的参会表达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强调国家意识、家国情怀在大湾区外语人才培育中的重要作用,并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戴永红致开幕词
在第一场主题发言中,发言人围绕“大湾区建设与新文科引领下的外语学科跨越式发展”分论题进行精彩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陈众议提出外语学科赋能中文和人文赋能AI两大赋能机制,指出在实现新文科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坚持以中文为核心的中华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清华大学教授曹莉从“旧学”过渡到“新论”,概括外文学科从应用性向人文性,再到交叉性、多元性和“外语+”的发展轨迹,指出高超的语言能力、结构性的文史知识、人工智能的基本素养以及跨文化视野和跨文明心智对当下重整外文学科至关重要。黑龙江大学教授孙淑芳讨论了新文科引领下外语学科内涵建设与发展的迫切性,强调新时期外语学科内涵应从评估指标体系、学科建设视角、综合性视角三个方面界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徐真华指出人文学科有着其他学科尚不完全具备的博雅文化价值、民族凝聚价值和精神铸魂价值,高校的人文学科是引领大学生聚焦海量阅读,自由讨论,严肃思考,务实社会调查及理性批判精神的有效平台和载体。华东师范大学王静教授以外语人才培养试点项目和探索中的实践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的“双语双科”教育模式,强调在保持传统学科教育的基础上,通过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陈众议教授作主旨发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徐真华教授作主旨发言
在下午的第二场主旨发言中,发言人围绕“大湾区建设与新质生产力推动下的外语人才培养新模式”分论题进行了发人深省的主题发言。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陆经生指出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跨文化交流需求日益增长,外语学科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他深入分析了西班牙语学科在国家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取得的跨越式发展,强调了西班牙语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郭连友分享了对区域国别研究的深刻见解,阐述了区域国别研究的地域性、全面性和跨学科性等特征,并强调语言或文学在促进区域全方位认识中的核心地位。戴永红剖析了“两个大局”下外语学科急需创新转型的现状,强调国际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是国家战略所需,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探讨利用地区优势推动外语学科与区域资源结合的实践方法。深圳大学教授宁一中探讨AI给教学和科研带来的便利以及AI带来的挑战,引发了对知识产权和责任归属以及关于AI如何改变文学创作本质的思考,并指出了AI辅助文学创作下的伦理挑战。
在第三场主题发言中,专家围绕“大湾区建设与区域国别学引导下的外语专业改革新路径”分论题展开热烈探讨。北京语言大学罗林教授指出,区域国别研究学科与智库是一体两面,当下探讨一级学科区域国别学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合作、社会进步和国际传播,如何更好地担当智库使命,是学界面临的重要任务。中山大学陈杰教授从科学研究的范式引入到人才培养的范式,强调人才培养新范式的重要性,指出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是外语学科人才培养范式转换的首选方案。
华南理工大学朱献珑教授聚焦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议题,指出做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对提升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深圳大学祝湘辉教授从东南亚研究切入,介绍了中文古籍的价值与中西学者的探索,提出“新”区域国别研究注重多学科融合和问题导向,为理解不同区域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知识体系。
北京语言大学罗林教授线上作主旨发言
闭幕式上,圳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教授翁冰莹致闭幕词。她总结此次研讨会的突出特点为“三多一跨”:三“多”即多学科、多语种、多模式;一“跨”即跨越式发展。她高度肯定发言嘉宾对新时代外语学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与建设的引领性指导,并希望外语学科行稳致远、蓬勃发展,能够培养出大批高水平国际复合型外语人才,以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地方建设。
深圳大学教授翁冰莹致闭幕词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未来,外国语学科建设需要在以新文科建设为目标的新要求下、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视域下,借助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发展机遇,引领带动整体水平提升,进而培养出充满自信心、自豪感和自主性的新文科人才,以更好地承担新时代使命。
(通讯员 刘馨雨 宁梅 罗紫琪)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外语人才创新型培养模式探究”在深研讨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朱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