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国内 • 正文

与病毒赛跑,与时间赛跑!总有一群人在默默负重前行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朱丹丹

(中国时讯新闻 深圳讯)岁月静好的背后,总有一群人在默默负重前行。心系患者,有这样一群人在岗位上无私奉献。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的阶段。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最近迎来了新的就诊高峰。面对发热门诊、急诊的接诊量均“剧增”;高龄重症患者多、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等压力,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全体医务人员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他们尽最大努力坚守岗位,争做“逆行者”,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连日来,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打通所有科室,应收尽收,与病毒赛跑、与时间赛跑,全力救治患者。
重症医学科医生李舒健:危难时刻“抢回”患者生命(小标题)
2022年12月24日深夜,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科一位高龄重症脓毒血症合并肝脓肿、低蛋白血症、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病情突然发生急剧变化,这位80多岁的患者即将转到上级医院时,突然丧失生命体征,情况十分危急。
接到紧急求助后,该院重症医学科医生李舒健在十分钟内迅速来到这名重症患者的病床前,紧急为其插管。由于老人病情进展迅速,老人的体位变化难度大,给顺利插管带来了难度。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技术,李舒健顺利为其成功插管。顺利恢复了生命体征后,老人被及时转院至上级医院,疲惫的李舒建和“小伙伴们”由衷地感到高兴。“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的生命,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李舒健说。


李舒健医生和同事们用责任和担当守护危重患者的生命,拖着疲惫的身体持续奋战,就是为了护佑每一个生命。
连日来,李舒健和科室的同事们一直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李舒建所在科室的十几张重症床位一直“爆满”。因为心系患者,该院所有医务人员都没人主动提出休假。
护士蒋高宁:每次值班步行超万步,悉心照护每一个病人(小标题)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蒋高宁今年只有24岁。与同龄人一样,她同样是让父母牵挂的“宝宝”。然而,独自在深圳“闯荡”的蒋高宁却不能像同龄的深圳本地青年一样,回家就能享受到父母亲手做的可口饭菜。每一次值班结束,为了给“下一班”的同事减少工作量,她宁愿饿着肚子也一定会把当天完成的护理记录全部录入电脑。“我的工作细致一些,接班的同事的工作量就少一些,也可以给同事赢来更多照护患者的时间”。
蒋高宁所在科室接诊的重症患者多,高龄患者多,患者大多病情复杂,病程时间长、变化起伏大。过去,夜班护士有两个人,一个人负责全夜班,另一个人负责辅助班。最近,由于人员紧张,夜班的两个护士就变成了一个人。每次值夜班,蒋高宁集照护员、观察员、记录员、备药员为“一身”,一刻不停地在病房里穿梭。
2022年12月24日晚上,蒋高宁开始了“大夜班”。当天晚上9点接班,第二天上午10点多才下班,她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衣值班接近13个小时,在病房里来来回回行走了超万步。直到脱下防护服,她才发现自己被捂得全身起满了皮疹,瘙痒无比。现在,红疹已经变成了褐色的“红痂”。

在她接管的病区里有四五十个病人,且多数是高龄重症老人。其中,有十多个人病重病人、三四个病危病人。当天晚上“接班”后,蒋高宁历时一个多小时按流程巡查完所有病人。每隔4个小时,她巡回给病人量体温、监测血压、血糖,严密观察记录每个病人的“出入量”。医学上出入量指的是患者通过各种方式摄入的液体量和排出机体的液体量,记录出入量是为了更好管理患者的液体平衡,指导治疗。在重症监护病房,出入量的记录只能由护士自己来完成。夜班期间,蒋高宁独自为四五十个病人完成记录,工作强度繁琐而复杂可想而知。
12月24日深夜,突发紧急情况。在巡查时,蒋高宁发现30号床的一位80多岁的老爷爷突然血压下降,意识不清。她大声呼叫老人,老人没有任何反应。蒋高宁立即把突发情况报告给上级医生,经过紧急救治后,蒋高宁又当起了“护送员”,紧急护送老人去做CT。好在有惊无险,老人突然意识不清的原因是因为电解质紊乱造成的,经过及时补充钾钠,他重新恢复了意识,血压恢复平稳。
“重症监护室的病人年龄偏高、病情危急的情况居多、住院时间长,由于没有家属的陪伴,他们在饱受病痛折磨的同时,更承受着精神上的孤独”,蒋高宁说,“作为一名专业的护理人员,我不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最大努力照护好这些危重病人,更要细心和精心,让患者家属放心。”  
急诊科护士王建勇:治病救人就是职责和使命(小标题)
作为长期在急诊一线的医护人员,急诊科护士王建勇和同事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救治病人,与病毒赛跑,与时间赛跑,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我们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治病救人就是职责和使命,这是一种职业习惯,没有什么为什么”。王建勇说。
急诊科一直都是医院救治工作的最前沿。特别是2022年12月中旬以来,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急诊科的接诊量激增,王建勇和同事们一直是在超负荷工作。前不久,护士长王静突然身体不适,可是仅休息半天,她就重返工作岗位。
面对急诊人数激增,该院把急诊科抢救室、留观室等最大限度”扩容“,让更多患者得到快速规范的救治。这意味着,王建勇和同事们的工作强度比以往增加了几倍,他们的体力、精力、临床技术能力都经受着挑战。
发热门诊负责人周坤:大家都争着向前“冲”
“周主任,下个班安排我吧,我来上!”最近一段时间,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发热门诊负责人周坤经常接到全院各个科室的医生、护士发来的到发热门诊支援的工作申请。
作为医院疫情防控的前哨阵地,发热门诊的工作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该院发热门诊接诊的重症患者多,有基础疾病引发并发症的患者多,发热门诊的接诊量是平时的5-10倍左右。
为了让所有前来就诊的发热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避免高龄及有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的脆弱群体患者发展为重症,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打通医院所有科室,按照应收尽收的原则,全力开展救治工作。该院组织其他科室人员,经过规范的培训后,分批次到发热门诊开展支援工作。虽然发热门诊的工作强度非常大,但是主动前来支援发热门诊的医生护士“络绎不绝”。


为了让更多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加班加点成了周坤和同事们工作的常态。
“每天协调岗位安排发热门诊的值班工作时,我都深受震撼和感动。尽管每个人忙碌得像陀螺一样停不下来,可是大家都争着向前‘冲’,争相来发热门诊支援”,周坤说。全院医务人员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大家争相到发热门诊开展支援工作,不论哪个岗位上有“空缺”,马上就有其他人主动替班顶上来。
在大批医务人员到发热门诊支援的同时,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也一直在坚守岗位。2020年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后,翟国超一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发热门诊工作。2年来,他一直在发热门诊、隔离病房“轮转”。翟国超在发热门诊一直保持着工作激情,从没有考虑过调换一个更轻松的岗位。他说:“这一段经历,是我做医生的职业生涯中一段最宝贵的经历”。
同事们的工作激情也激励着着周坤不能有丝毫放松。他说,“只要可以坚持,就必须坚守岗位”。为了保证发热门诊工作高速运转,周坤连续多日没有回家。她的妻子是另一家医院的医务人员,妻子对他的工作有着更深的理解。因为理解,家庭的重担也都落在了妻子的肩上。
发热门诊并不是简单的收治发热病人看,遇到危急重症患者,还涉及到转院到上级医院等复杂的程序。每天在梳理好分诊流程的同时,周坤还要组织对前来发热门诊进行支援的医护人员开展岗前培训,精准协调保证每个岗位均有人在岗。
前不久,发热门诊收治了一位高血压合并脑梗塞的患者,患者持续发热,生活不能自理,护理和治疗工作难度非常大。经过与相关科室协调,患者被迅速收治入院。目前,这名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周坤说,“大家都会主动克服困难,让病人重回健康,让家属放心,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坚守初心,彰显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勇毅前行,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共同筑起抗击疫情的牢固防线。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中国时讯新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