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讯新闻 深圳讯)2021年12月9日,第六届GAIR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大会在深圳拉开帷幕。本次大会,由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联合会、雷峰网联合主办,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深圳市机器人协会、深圳市人工智能学会支持。
140余位产学领袖、30位Fellow,将在这三天时间内聚首深圳湾畔,从AI技术、产品、行业、人文、组织等维度切入,以理性分析与感性洞察为轴,共同攀登人工智能与数字化的浪潮之巅。
大会首日主论坛的圆桌论坛,向来是GAIR大会最受关注的环节之一。过去两年里,分别举办了“中国人工智能四十周年(1979-2019)”和“纪念Thomas S. Huang:中国计算机视觉的四十年传承”两大致敬传奇的主题论坛,历史厚重感与学术前瞻性兼具,获得极高讨论度。
而今年GAIR大会,选择在会议首日举办三场重磅圆桌论坛,由十余位顶级AI学术大咖带来高端对话,追溯学术史背后的激荡故事、致敬那些推动学科发展的传奇。
并行处理与系统结构40年论坛
人工智能近十余年的突破离不开算力的提升,而并行处理,正是近二十年来计算能力的快速提升的主要推手。
并行处理及的系统性突破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这一领域的开创者正是一位华人——1984年,黄铠教授出版了《计算机结构与并行处理》一书,该书作为并行处理领域的第一本国际性经典著作,推动了高性能计算的研究热潮,也为我国“863”计划上马智能计算机选型通用并行计算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高性能计算到普适计算、云计算,从PC平台到互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每一个计算时代的发展都从系统结构发展开始,接着是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最后随着问题求解环境的发展而达到顶峰。并行处理作为解决单处理器速度瓶颈的最好方法之一,已成为计算机科学的核心领域,得以蓬勃成长。
除了黄铠教授外,这一领域的众多大师中,中科院计算所的李国杰院士,长期从事国家863计划高技术研究,两次担任国家“973 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研制曙光一号并行计算机等重大项目;黄铠教授的另一位博士生徐志伟,则是在李国杰主持曙光机研发时由黄铠教授推荐回国,担任曙光2000总设计师。
清华大学的郑纬民院士,作为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学科带头人,曾带领团队用一年时间研制成功了中国当时运行频率最高的高性能嵌入式CPU-THUMP107。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创始校长倪明选教授,曾在1994年因并行和分布式系统领域的贡献被评选为IEEE Fellow,并担任过多个国际一级期刊的编委;其论文曾被评选为最近25年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最有影响力的41篇论文之一。
华中科技大学的金海教授则是在计算系统虚拟化与网格计算上颇有建树,作为973计划“计算系统虚拟化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首席科学家和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高效能计算机及网格服务环境)重大/重点项目总体专家组成员承担了多项重大专项研究项目。
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院长刘云浩教授则在前辈们的研究基础上进入物联网领域,作为中国最早定义 “物联网” 的学者,同样在这一领域斩获不少荣誉,并当选IEEE/ACM双料Fellow,也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ACM主席奖的中国学者。
刘云浩的学生杨铮在物联网领域的研究同样可圈可点。在不久前新公布的2022年IEEE Fellow中,38岁的杨铮入选新科IEEE Fellow,是国内当选Fellow中最年轻的一位。
第一场圆桌论坛,黄铠教授、李国杰院士、郑纬民院士、倪明选教授、徐志伟研究员、金海教授、刘云浩教授、杨铮副教授8位Fellow组成的四代“全Fellow”豪华阵容,将以学科发展与建设的视角,深入讨论并行处理与系统结构核心领域,回顾四十年间的风云变幻,分享实现突破的关键时刻,展望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
院长论坛:AI创新与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学科的专业领域研究工作进展迅猛,AI也逐渐走向千行百业的落地前沿,学界、业界对AI人才之需求也悄然生变。在“35岁焦虑”“AI商用难”等论调中,新一代AI人才何去何从、怎样提升自身竞争力,学院间如何联动合作,构建复合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值得展开深入讨论。
第二场圆桌论坛,就立足于“育人育才”这一永恒话题,邀请到5位高校院长,围绕AI创新与人才培养分享心得与计划。
他们分别是,澳门大学科技学院院长、IEEE Fellow须成忠,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IEEE Fellow刘劼,深理工计算机学院院长、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潘毅,以及南科大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IEEE Fellow姚新,以及主持人AIRS研究院执行院长杜子德。
杜子德院长,曾任CCF秘书长,也是本次AI院长论坛的组织者与主持人。
须成忠院长,国家科技部智慧城市与物联网重点研发专项首席科学家,曾在美国韦恩州立大学任教18年,发表近400篇会议期刊论文,多次获国际顶尖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并获120多项PCT及国内专利授权。
刘劼院长,曾任微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公司合伙人,作为ACM杰出科学家、国家级高层次引进人才、物联网智能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曾拿下微软金星奖、伯克利蔡绍棠奖、2021年IEEE TCCPS杰出领导力奖等多个奖项。
潘毅院长,则曾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世界顶尖1000名计算机科学家榜单,目前是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乌克兰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公共卫生院院士、联合国科学院院士、广东院士联合会会员、长江学者。
姚新院长,曾任IEEE计算智能学会主席(2014-2015)。2003-2008年担任IEEE TEVC主编。目前已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及杂志发表论文850余篇,谷歌总引用超过52000次,也是IEEE-Frank-Rosenblatt奖历史上第一位华人获奖者。
1991人工智能大辩论三十周年纪念论坛
在以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两大维度深入交流之后,第三场圆桌论坛,也是首日大会的压轴环节,将以一场三十年前的著名辩论为钥,开启人工智能困境与破局的巅峰对话。
上世纪80年代末,以符号逻辑为基础的传统人工智能遭遇理论危机,新的人工智能理论陆续被提出,人工智能研究也进入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新时代。为此,IJCAI在1991年的《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专刊上组织了一场人工智能的大辩论,就新的人工智能理论框架从五个问题、正反方面进行了讨论,成为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的经典一幕:
1. 知识与概念化是否是人工智能的核心?
2. 认知能力能否与感知分离开来研究?
3. 认知的轨迹是否可用类自然语言描述?
4. 认知能否从学习汇总分离进行研究?
5. 所有的认知是否有一种统一的结构?
三十年来,那些科学问题获得了怎样的解答?又有哪些提问消失在历史长河,哪些新问题又浮现其中?
围绕这些疑惑,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IEEE/ACM/AAAI Fellow杨强,澳大利亚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张成奇,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IEEE/ACM Fellow周志华,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首席科学家、IEEE Fellow赵峰,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林方真,将一同出席本次圆桌论坛。
其中,杨强、张成奇、周志华三位教授均为IJCAI执委。
杨强教授是当年中国版的大辩论——AI Summer School 的发起人之一,他是IJCAI自1969 年创办以来的第一位当选理事会主席的华人学者,也是AAAI至今为止唯一的华人执委。
悉尼科技大学张成奇副校长,是IJCAI-2024的大会候任主席及IJCAI理事会成员,在一流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逾百篇,论文引用总次数超14000次。
ACM/AAAI/IEEE/AAAS/IAPR Fellow 周志华教授,同时也是南京大学的人工智能学院院长,系中国内地首位任IJCAI程序委员会主席的学者。
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海尔CTO的赵峰博士,与AAAI Fellow 林方真教授,也是当年大辩论的两位亲历者。
五位学者在回顾辩论往事的同时,更期望通过对当年五问的重新回答,在深度神经网络所驱动的这一波人工智能浪潮陷入瓶颈的当下,寻得破局之道,推动新的人工智能理论的探索、科研成果落地、加速自主创新。
主论坛之外,在大会第二、第三日,将有2场行业峰会、9场高峰论坛以及若干场各具特色的闭门讨论及平行活动,不仅囊括自动驾驶、安防、集成电路、医疗的真知灼见,更能看到元宇宙、碳中和、隐私计算、MarTech的全新风向。
第六届 GAIR 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大会深圳开幕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朱丹丹